-
中藥名稱:
- 玉竹
-
用藥部位:
- 根莖類
-
別 名:
- 委萎、女萎、萎yi、葳蕤、王馬、節地、蟲蟬、烏萎、青粘、黃芝、地節、萎蕤、馬熏、葳參、玉術、山玉竹、筆管子、十樣錯、竹七根、竹節黃、黃腳雞、百解藥、山姜、黃蔓菁、尾參、連竹、西竹
-
歸 經:
- 肺經
-
功效類別:
- 補虛藥
-
藥 性:
- 平
-
藥 味:
- 甘
-
炮 制:
- 除去雜質,洗凈泥土,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,切片,曬干。蒸玉竹:取洗凈的玉竹,置蒸器內加熱蒸悶2-3次,至內外均呈黑色為度,取出,曬至半干,切片,再曬至足干
-
來 源:
- 百合科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。
-
功效主治:
- 燥咳;勞嗽;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;內熱消渴;陰虛外感;頭昏眩暈;筋脈攣痛[查看說明書]
-
治療疾。
-
糖尿病
高血壓
肺氣腫
咳嗽
玉竹 詳細說明
Drugs Instructions
- 【原植物形態】
-

- 【主要成分】
- 含鈴蘭甙、鈴蘭苦甙、山奈酚甙、槲皮醇甙、皂甙、白屈菜酸、粘液質、門冬酰胺、葡萄糖、阿拉伯糖和甘露醇,胡蘿卜素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B1等。
- 【藥理作用】
- 1.玉竹含有的甾甙,對心肌的作用與鈴蘭制劑類似。玉竹配糖體對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,玉竹煎劑的作用與玉竹配糖體類似。2.玉竹浸膏腹腔注射,可增強燒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作用,提高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,改善脾淋巴細胞對ConA的增殖反應。
- 【用法用量】
- 內服:煎湯,6-12g;熬膏、浸酒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熬膏涂。陰虛有熱宜生用,熱不甚者宜制用。
- 【注意事項】
- 痰濕氣滯者禁服,脾虛便溏者慎服。1.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畏鹵咸!2.《本草崇原》:“陰病內寒,此為大忌!3.《藥性纂要》:“脾氣寒滑,胃有痰濕者不宜用!4.《會約醫鏡?本草》:“大便溏瀉,更為忌之!,1799